潇湘头条APP
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立即打开
潇湘头条-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快捷导航 潇湘头条-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主页 > 湖湘 > 播报 >

摸清鱼类“家底” 探索生态修复 湖南发现鱼类209种

张尚武 李鸿2020-07-08 12:50:03阅读:0

2009年以来,该项目的专家团队首次全面完成了湖南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共发现鱼类209种。...

省水产专家不懈努力十余载,终于摸清了湖南水生生物“家底”,开创“水养鱼、鱼养水”的生态修复模式,促进鱼水互养,河湖生生不息。

记者今天从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主持完成的“湖南水生生物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课题项目日前通过专家评审。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为湖南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对于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2009年以来,该项目的专家团队首次全面完成了湖南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共发现鱼类209种;编著完成新版《湖南鱼类志》等5本专著,收入新记录种19个,包括季氏金线鲃、长须异华鲮等鱼类12种,乌鳢星加绦虫、长江丽棘虫等寄生虫7种;首次系统调查并确认鱼类、蚌类及龟鳖类产卵场263处,为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精准的“路线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家团队发明了软基质人工鱼巢和复合型人工鱼巢增殖技术,创建了人工鱼巢增殖修复效果评估模型,已在湘、赣、豫、黔等省推广应用,增殖鱼类50多种,产生经济效益就达3亿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2015年以来,专家团队创新“鱼道+产卵场亲鱼放流+梯级电站联合生态调度”模式,对湘江的5大梯级枢纽实施鱼类繁殖期联合生态调度,畅通鱼卵漂流孵化通道,放流青、草、鲢、鳙亲本3000多组,为“四大家鱼的摇篮”注入生机与活力。

专家团队还编制了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淡水人工鱼巢增殖技术规程、湖泊增殖技术规程,为各地开展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期热点

衡阳: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07-26

湖南最新人事信息! 01-23

怀化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周振宇,拟任市人民政府市长 11-07

长沙市9个县市区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班子 08-06

株洲醴陵籍70后罗双全,升任湖南省体育局局长 06-23

热门文章
头条 湖湘 网站首页 头条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