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文体 > 中科大少年班创办至今40多年,“神童教育”真的好吗

中科大少年班创办至今40多年,“神童教育”真的好吗

2021-06-14 19:39:59来源:上观阅读:0标签: 神童  中科大  少年班

文章导读
神童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它本来属于特殊教育的领域。...

杨东平在演讲。

“杨东平教育洞察”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杨东平在教育思想网上的一个系列视频节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他谈谈“神童教育”。

“对神童教育的热情经久不衰”

神童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它本来属于特殊教育的领域。所谓特殊教育,就是关注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它一方面关注那些有各种偏差和问题的弱势儿童,另一方面也关注那些智力特别优秀的超常儿童。在国内,我们通常把这些超常儿童形容为“神童”。

中国家长普遍有非常强的神童情结,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大幅度地提高。因此,在中国,对于神童教育的热情经久不衰。

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首届少年班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多年。今天,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比较冷静、比较科学地来认识和总结这个问题了。

中国科技大学的首届少年班一共招收了21个学生,其中有3个学生特别受关注,他们是宁铂、干政和谢彦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后来的发展都偏离了大家对神童的期望。

宁铂13岁时进了少年班,他本来是喜欢天文学的,很希望到南京大学去学天文,但是中国科技大学不放他走,让他留下来学物理。他后来报考了3次研究生,都因为各种原因退出。再后来,他练气功、吃素,最后在2003年遁入空门。2008年,他还了俗,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现在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认为目前自己的状态不错,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谢彦波入学的时候才11岁,在国内学习时就与导师意见不合,发生矛盾。出国后,也和导师关系处理不好。虽然他的学业不错,但是他的情商明显不足,后来成了一名普通的教师。

干政也是到了国外与导师发生矛盾,难以协调,回国后又放弃了读中科大博士的机会,直接就业。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巨大的反差下患上了精神疾病。

几乎所有少年班的学生都和他们一样,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事科技工作的不到20%”

从统计数据来看,到2015年,中科大少年班在37年时间里共培养了3162名学生,其中90%以上考取了国内外的研究生,19%供职于科技和教育界,其中一些人获得了优异的学术成就:2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5人当选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这些少年班学生中,在国内外做教授的超过250人,其中在哈佛大学的有5人,清华大学5人,有6位获得了美国的“麦克阿瑟天才奖”。还有很多人活跃在企业界、金融界,其中大部分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著名的有张亚勤,他担任过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

从中科大少年班这40多年来的整体情况看,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第一,少年班的学生后来从事科技工作的比例不高,不到20%,这与当初“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初衷相差较大。

第二,这些学生后来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的约有250人,也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九,这个比例也是很低的。这与当初提出的要“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不太一致。

所以,中科大少年班的这个现象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当时,中科大举办少年班的时候,曾经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12所高校都曾经办过少年班,但后来发现,少年大学生的总体情况不够理想,这些学校又都陆续取消了少年班。现在,只有中科大一所大学还在继续办少年班。

神童如何培养,少年班如何办下去,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

“忌讳把儿童“连根拔起””

超常儿童教育在国外也有,因为人群中总有一小批智力超群的儿童,为了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成长,国外的学校也会把他们从普通学生中选拔出来,进行特殊的教育。

国际上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是有一些基本认知的。

第一,超常儿童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并不需要过早地为他们确定方向。不能因为他5岁的时候喜欢数学,就认定他必须终生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也不能因为他8岁的时候喜欢唱歌,就认定他从此要走上艺术道路。超常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漫长过程,很多孩子最后都离开了科学研究这个领域,但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兴趣为导向来引导他们。

同时,不能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来看待超常儿童的培养。我们不能把超常作为一块敲门砖,以进入名校为目标来进行培养,而是要帮助孩子,点燃他心中的火,也就是找到他的兴趣所在。

当年中科大少年班里有一个女生叫陈晓薇。她从小就喜欢舞台表演,喜欢做主持人,但父母坚持要让她学自然科学,坚持要让她去美国读大学。当她拿到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她把毕业证书寄给了在国内的父母,并且写了一封信。她说:你们要求我做的事情,我已经完成了,现在我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回到国内,重新学习当主持人,后来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当主持人。如果一开始就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的人生是不是可能更幸福呢?

第二,我们对于超常儿童的培养,常常只看到“超常”,而忘记了他们还是“儿童”。国外的超常儿童教育非常忌讳把儿童“连根拔起”,使他们脱离同辈人的群体,脱离日常的生活,变成在一个新环境中封闭训练。也就是说,只片面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忽视了他们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其中既有家长的过失,也有学校培养模式的过失。

有一个叫王思涵的超常儿童,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因为他年龄太小了,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也不善于和别人交往,因此到毕业的时候学业非常糟糕,全部挂科,最后被退学。后来,他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重新上了大学,现在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还有一位湖南的神童叫魏永康,也有类似的遭遇。他13岁时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后来又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硕博连读。但他在母亲的过度照顾下,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人际关系也不适应,读了3年研究生后被中科院劝退。他的母亲反思自己,意识到对他的过度保护造成了他的现状,因此逐渐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2008年,魏永康终于结婚生子,学会了做饭,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

“要把神童当作儿童来看待”

为什么神童往往难以健康成长?其中是有原因的。

有一位英国的大学教授,他从1974年开始跟踪研究了210名极具天赋的儿童,他发现,最后只有6个孩子(占3%的比例)长大后获得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功。他认为,这并不是他们的父母教育方式上的过失造成的,而是因为神童们会在多个领域表现出天赋而分散了他们的优势。

对他们伤害最大的,是神童的身份带来的压力。他们其实只是一个儿童,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们却面临特殊压力,面临着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所以,这位教授最后总结说: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创造力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把神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当作儿童来培养,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漫长的事业。一两年的树木当柴烧,十年的树木可以做桌椅,百年的树木才能做栋梁。人才的成长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看到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历经艰难曲折才大器晚成的,这是具有普遍性的人才成长的规律。

总而言之,对于“神童教育”,我概括为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不要过早地给超常儿童确定方向,而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如果过早地确定人生方向,那么齐白石不过是一个平庸的木匠,而不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杨振宁也不过是一名会计师,而不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第二,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不应该是以提前教育或过于提高学习难度的方式,而应该是适度地、有针对性地“加餐”,进行有效的指导。第三,要把他们当作普通儿童来看待,不能把他们“连根拔起”,脱离同龄人和日常生活的环境。

我想,这些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认知,对于一般的儿童教育也是有很大启发的。

点赞 (1)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

    头条 | 湖湘 | 公司 | 人物 | 产经 | 国际 | 军事 | 范儿 |

    潇湘头条-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备案号:京ICP备19034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