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湖湘 > 经贸 > 长株潭都市圈,到底能装下多少人?

长株潭都市圈,到底能装下多少人?

2023-08-12 08:31:31来源:潇湘眼/丁丁阅读:0标签: 人口  长沙  长株潭

文章导读
全省经济和人口的半壁江山。...

游客们真的爱长沙。

从7月开始,湖南的室外温度一直在40度左右徘徊,晚上10点后的city walk都能感受到热浪滚滚,但长沙五一广场的人流量依旧在跟春节看齐。

真真是长沙越热,游客越爱。

谁让长沙值得爱呢!

有吃有喝有酒吧,有朝气会玩浪漫还有足够包容开放的心。能充分享受穿衣自由的湘妹子,把城市当T台,时尚驾驭力丝毫不会弱于“时尚之都”上海的小姐姐们。


品美食,来长沙必选项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如此受年轻人欢迎,反映到实打实的城市人口增长上,长沙的热度,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

过去5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长了140万,接近80%都是年轻人。去年18.13万的人口增量,更是登顶全国第一,比杭州、成都等GDP遥遥领先的新一线城市更有人才吸引力。

长沙也因此打了翻身仗。

一扫过往“湖南省会在深圳”,湖南人口净往珠三角流动的趋势——2021年长沙人口增长超19万,人口增量排到全国第三,同年广州人口只增长7万;到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减少1.98万人,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长沙的人口增量则跃居全国第一。

人口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繁荣度的晴雨表。

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涌入,人口增量稳定排在全国前列,还有什么比这更能360度体现长沙的蓬勃生机。


长沙街头烟火气浓郁,图源于天心区官网

基于如此蓬勃的人口涌入趋势,潇湘眼不禁好奇,以如今长沙的抢人效率,城市基础建设、公共管理水平能跟上么?

毕竟,现在的长沙已经进入到意气风发的人口跃升期。

全国新一线城市崛起已成大势。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昔日人口高地北上广深人口均转负,流失近28万人,15个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量则达到109.49万人。

这就意味着,新一线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流入的高地。新一线城市的人口吸引能量未来会远比一线城市强势。

再加上全国已经真正进入到都市圈时代,数据显示,目前国内34个大都市圈以全国18.6%的土地集聚约63%的常住人口,创造了约78%的GDP。都市圈经济,已经当之无愧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脊梁。

长沙领衔的长株潭都市圈,作为中部六省中首个国家级都市圈,还承担着中部崛起的关键责任。


越夜越火爆的黄兴路步行街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在此趋势下,全国人口乃至全球人口源源不断涌现长株潭都市圈,几乎成为定势。

在此时代浪潮中,长沙能支撑的人口上限是多少人呢?

以及按照《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到的,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届时,长株潭都市圈作为湖南省内最有人口吸引力的地区,又能装下多少人?

首先要肯定的是,就目前官方给出的规划来看,长沙撑得住,长株潭都市圈更能装得下。

甚至,以潇湘眼不成熟的预估(欢迎各位指点),未来居住在长株潭的人口差不多是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甚至可能接近到二分之一。

先说人口担当长沙。


夜晚的坡子街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根据去年官方发布的《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二十条措施》提到,未来长沙将发展“十个重大城市片区”和控规优化中心城区,剑指2026年,建成区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人。

截至目前,长沙市的常住人口是1042.1万,建成区面积超过700平方公里。参考武汉市目前的建成区面积885.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是1373.9万人。

2026年长沙一旦实现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的小目标,粗略估计长沙可支撑的常住人口数量将超过1400万人。

如果把目光拉远到2035年,按照《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提到的目标,到2035年,预测全市人口常住规模1550万人左右,全市服务人口规模1900万人左右。

换言之,长沙在2035年的城市基础建设,要能支撑1900万人的生活。


爱长沙,爱美食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总规》里没有明确提及城区建成区面积的目标,但在实打实拉宽城市发展骨架的交通规划上却亮出了大手笔。

按规划,到2035年,长沙将有长沙南站、长沙火车站、长沙西站、黄花机场站、浏阳高铁站、宁乡高铁站6座高铁站;规划轨道线路17条,总长度约800公里,覆盖全市城镇发展重点地区轨道交通全覆盖。


长沙轨道交通,图源于湖南省发改委

且考虑到此时长株潭都市圈战略进行到14个年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将全面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等化,全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这就意味着,到2035年,依托长株潭同城化发展,三城亲如一家,哪怕不考虑株洲、湘潭的人口增量(目前株洲人口387.1万,湘潭人口270.3万),仅算长沙一城的增量,整个长株潭的常住人口数量至少会达到2200万以上,服务人口规模将达到2550万。

假定不考虑湖南的人口自然增长转负这一变量,以目前湖南6604万人口总量来算,长株潭都市圈的常住人口至少会占到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此情况下,长株潭的建成区面积需要多少呢?

参考目前成都2126.8万的人口,建成区面积达到1331.1平方公里,到2035年,长株潭都市圈的建成区面积差不多要达到1400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株洲建成区面积186.568平方公里,湘潭建成区面积是79.2平方公里,长株潭三地的建成区面积在965.8平方公里。距离目标还有430多平方公里的距离。


晚霞满天的湘江中路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这对长株潭丝毫不是难事。按照长沙的小目标,未来3年,建成区面积就会从700平方公里增长到1000平方公里,凭一力承担300平方公里的增长量。

株洲、湘潭两城12年只要分担130平方公里的增量,按照正常的城镇化步伐,都足以超额完成目标。

再加上长株潭都市圈的面积足够广阔,达到1.89万平方公里。

换言之,长株潭都市圈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建设城市,以此承载五湖四海的人口。

所以,长株潭不缺烟火气,不缺基础建设,不缺城市人文,更不缺生态——身处长株潭中央的绿心,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最大的城市群绿心,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将助力长株潭都市圈享有全球范围内独一份的生态优势。

唯一焦虑的可能就是,人口能不能如预期而至?

今年以来,伴随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城市抢人已经从昔日的人才争夺转向人口争夺。


文和友的长沙记忆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眼看沿海经济强省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不约而同降低落户门槛,使出十八般武艺抢人。长沙要在“强敌环伺”的夹缝中实现抢人目标——未来12年里,增长508万人,平均每年至少增长42万人。

怀揣如此艰巨的目标,除了下大力气争抢外地人口,用亲民的低房价、城市人文、愈发强势的交通优势、日益夯实的产业发展以及深远的湖湘文化等,吸引外省年轻人来长沙安居乐业。

针对更有可能流向长株潭都市圈的湖南籍人口,需要释放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一方面促进在省外工作的湖南人口回归家乡,一方面以强有力的措施,争取人口不再外流——从昔日湖南人口一半流出省外,一半流入长沙的状况,争取尽可能都流向长株潭都市圈及周边地区。

毕竟,打工人的梦想是“事少钱多离家近”。而当下的长株潭都市圈,经济发展在全省已经是一骑绝尘,以全省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容纳了25.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1.7%的经济总量。

而以强者恒强的经济逻辑为考量,长株潭的经济优势已经远超大湘西、湘南及环洞庭湖,自然而然会释放人口吸引的力量。


长沙街头人流如织,图源于天心区官网

再加上长沙以“强省会”为指引,致力于提高城市首位度,未来会紧追“中部第一城”武汉的经济首位度,在目前29.3%的首位度上,直奔武汉的35.1%目标而去。

联动长株潭都市圈战略,三城产业协同愈发紧密。

株洲持续夯实“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城市品牌声量,持续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硬质合金产业搏击全球。

湘潭既可承接长株产业配套,与长株日益夯实的千亿产业集群共同进步;也可搭乘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时代进程,携手长沙打造湘江西岸科技走廊,强化人才吸引能力。

长株潭形成的最稳定三角模式,无可辩驳会成为整个湖南最有实力的经济门面,乃至人口担当。


夜晚的长沙街头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摄

换言之,长株潭的经济总量将在目前近42%的全省经济占比上持续跃升,到2035年,长株潭都市圈的经济可能承担起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经济驱动人口自主流动,时间越拉长,省内涌入长株潭都市圈的人口增长会越发陡峭。

一个残忍的事实是,湖南的老龄化程度一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十几年,全省人口自然减少的情况大概率会越来越严重。

昔日湖南开展的一项专题调研数据显示,湖南省的宜居人口数量在4300万左右。

以此为参考,不久的将来,长株潭都市圈及附近地区生活的人口数量,占湖南全省人口的近一半,或许是大势所趋了。

点赞 (1)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两直两交”特高压显威!外电入湘用电

    湖南外购电通道日益完善,确保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无忧。...

    2 比亚迪畅销海外!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

    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逾八成。...

    1 “两直两交”特高压显威!外电入湘用电

    湖南外购电通道日益完善,确保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无忧。...

    2 比亚迪畅销海外!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

    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逾八成。...

    3 邵永铁路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邵永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呼南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粤湘渝“夕发朝至”升级,湖南多地加开

    11日起,加开深圳北站往返重庆东站动卧列车D4982次、D4981次,“夕发朝至”选择更多,为粤湘...

    5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卡通形象“灵壹”亮相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三家、中西部第一家国家超算中心。...

    6 再造万亿新支柱,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

    如今,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澎湃动能,正深刻重塑三湘大地的经济肌理。...

    7 前7个月,湖南对东盟、非洲、中东进出口

    长沙海关8月8日发布,前7个月湖南省进出口总值3078.7亿元。...

    8 湖南省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达11万亿

    今天上午,湖南金融监管局举行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通报会。...

    9 最快2小时18分!张家界至重庆开通“周末

    8月8日起,张家界与重庆间将首次开通“周末高铁”。...

    10 打造新的旅游品牌!张家界大庸古城计划

    目前,大庸古城正在进行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计划明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对外运营。...

    头条 | 湖湘 | 公司 | 人物 | 产经 | 国际 | 军事 | 范儿 |

    潇湘头条-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备案号:京ICP备19034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