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努力一点没白费。
“抢人大战”阶段人才政策频出,推动长沙5年引入人口超230万。
截至目前,长沙人口已经达到1023.93万人,去年更是跻身国内人口增长量TOP3城市,以19万人口的增长量,衬托得老牌一线城市广州有些黯然。去年一年,广州只增加了7.03万人,约等于没增长。
要知道,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湖南作为教育大省,一直被认为是在给珠三角培养人才。广州工作的外地人,湖南人居首位,深圳更被视作湖南的省外省会。
但时移世易,长沙的城市吸引力早已不同往昔。
根据近段时间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相继公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应届生工作首选湖南省的占到总体的近4成,广东排第二,占比不到2成,其后便是浙江或湖北,占比不到5%。
中南大学
其中,中南大学3515名留湘应届生中,3300多人选择留在长沙,且留长应届生队伍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占比75%。
湖南大学留湘应届生中,硕士和博士比例更高,占比超过78%。而根据湖南大学的数据,留在湖南的应届生,大部分进入到位于长沙的国资委直属大型央企。
湖南大学
再往前回溯前几年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也不难发现,每年留在长沙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了。
2020年湖南大学的硕、博毕业生中,超过一半的博士生留在湖南,44.58%的硕士生优先选择在包括湖南在内的华中地区工作。
1
高学历人才留长沙有「真实惠」
很多人或许会好奇,高学历人才,为什么都愿意留在湖南?
原因很简单,高学历人才在长沙就业,真是太爽了!
长沙的生活质量本身就高。美食丰富、教育、医疗资源充裕、房价低,休闲景区选择多,交通发达,产业也相对丰富,连续14年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能满足大多数人宜居宜业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长沙的经济发展进入腾飞期,对人才需求炽热。
长沙近几年接连出台人才政策,不光“抢”普通毕业生,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以直接落户,面对每个城市都会争抢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长沙更是花样送高福利、高待遇,誓要把人才吸引并留在长沙。
长沙梅溪湖,图源于梅溪湖官方平台
从2017年至今,长沙市内出台的人才政策有“人才政策22条”、“乡村8条”、“2021湖南长沙自贸区人才新政45条”等,更是拿出真金白银给毕业生在长沙租房、生活发补贴,本科毕业生每年能拿到6千元,且连发2年。
对普通本科生都舍得发钱鼓励,长沙给学历更高的硕、博毕业生、海归高学历人才提供的福利待遇只会更好。
2017年出台的“长沙人才新政22条”中提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每人每年分别发放1.5万元、1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如果购房,则分别有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长沙还特别出台了《长沙市国际化人才汇智工程实施细则(试行)》,青年留学归国人员,除了可以享受“零门槛”落户政策外,博士每人每年还能拿到5万元生活补贴,硕士每人每年1万、同样一连发两年。
而在市里的人才政策基础上,有经济“桥头堡”功能定位的经开区或高新区,基于高新产业发展需求,还会在原有福利上层层加码。
坐拥华为、荣耀、比亚迪、电池巨头德赛等各领域龙头企业的长沙望城区,豪掷百万年薪招博士,薪酬之外,博士在望城落户并首次购房,还将得到10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的资金补贴。
坐拥中联重科以及全长沙70%以上的航空航天北斗企业入驻的长沙高新区,则启动“千博万硕”引才计划,投入10亿元资金,面向海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千名博士、万名硕士,每位被引进的博士补贴至少30万以上。
长沙高新区,图源于高新麓谷
工程机械产业“一哥”三一重工所在地长沙县,则为每一位引进的博士给予60万元生活补贴和10万元购房补贴。
三一重工厂区,图源于长沙县政协
到今年2月,目标打造20多家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长沙天心区,为寻找党政人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人才启动“墩苗计划”,对国内32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不仅在工作上提供升职绿色通道,生活上,党政人才可享受50万元/人的生活补贴,10万元/人的购房补贴,以及1年免费配套住房,配偶还享受有限就业推荐;产业人才的各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即有奖励,子女享有就近入学安排等。
有大厂高薪岗位,有真金白银的补贴和奖励,还有长沙对引进人才的“一事一议”妥帖服务,高学历人才还怎么拒绝长沙?
2
长沙人才吸引力已攀升中部第一
归根结底,长沙大手笔人才福利背后,是要实现人才价值与城市发展的互相成就。
高校毕业生的用脚投票,往往是城市高吸引力的极致体现。
根据去年7月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首选城市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杭州、青岛、南京、重庆、长沙。
这也是长沙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并超过武汉的吸引力,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中部第一。
一个月后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再次验证了大学生的选择,长沙的人才吸引力指数力压武汉,排到全国第十,中部第一。
人潮决定着经济的流向。
肉眼可见,长沙叫响“网红城市”品牌标签之余,城市经济也在振翅飞翔,4年时间GDP增加近3000多亿,从2017年的1.05万亿元增长到去年超1.3万亿。在中部六省中,长沙GDP总值更是超越郑州,直逼武汉。
长沙文和友门前排长队,图源于文和友
2021年全国11个GDP破万亿的省会城市中,长沙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前5位是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都是副省级城市。
尝到了人口与经济的正循环甜头,面对下一个五年,长沙还将继续强化7大千亿产值集群,培精培优22条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种业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等重点工程,以及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言,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或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要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加炽烈。
根据4月19日,湖南省委在其召开的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上,公布《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长沙人口目标明确——5年增加近200万人,2026年实现城市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
结合目前长沙常住人口不到1024万来看,未来5年,长沙身上背着每年至少吸引35.2万人的人口KPI压力。
长沙橘子洲头的烟花秀。图源于官方。
与人才增长息息相关的城市经济,长沙也有明确目标任务。
《意见》中提到,2026年,长沙GDP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万元。
考虑到国内疫情反复,这两大数据都是不小的目标。2021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2万元左右,距离5年后的目标相距1.8万,2021年长沙GDP刚突破1.3万亿,距离2万亿目标相差7千亿。
这就不难预测,不久的将来,长沙必将拿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招揽海内外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来湘效力,而每年留在长沙发展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高学历毕业生们,会越来越多。
湖南外购电通道日益完善,确保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无忧。...
2 比亚迪畅销海外!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逾八成。...
湖南外购电通道日益完善,确保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无忧。...
2 比亚迪畅销海外!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前7个月湖南“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逾八成。...
3 邵永铁路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邵永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呼南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粤湘渝“夕发朝至”升级,湖南多地加开11日起,加开深圳北站往返重庆东站动卧列车D4982次、D4981次,“夕发朝至”选择更多,为粤湘...
5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卡通形象“灵壹”亮相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三家、中西部第一家国家超算中心。...
6 再造万亿新支柱,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如今,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澎湃动能,正深刻重塑三湘大地的经济肌理。...
7 前7个月,湖南对东盟、非洲、中东进出口长沙海关8月8日发布,前7个月湖南省进出口总值3078.7亿元。...
8 湖南省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达11万亿今天上午,湖南金融监管局举行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通报会。...
9 最快2小时18分!张家界至重庆开通“周末8月8日起,张家界与重庆间将首次开通“周末高铁”。...
10 打造新的旅游品牌!张家界大庸古城计划目前,大庸古城正在进行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计划明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对外运营。...
头条 | 湖湘 | 公司 | 人物 | 产经 | 国际 | 军事 | 范儿 |
潇湘头条-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备案号:京ICP备19034325号-1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